孙兴慜的千万足球学校:未满十五岁,严禁射门?

原文:Charlie Eccleshare
翻译:Andrea,梓潮
校对:梓潮

2021-22赛季,孙兴慜喜提英超金靴、毫无意外地成为了举世瞩目的足球巨星。但在谈及此事时,他的父亲孙雄正却表示道:

“我不会骄傲,只会更加谨慎。”

“因为我不希望他高兴得上了头,”他补充说,“过于自信、过于自满都是有害的,我希望他能再谦虚一些,因为没有什么荣誉能持久,状态下滑的风险永远都在角落里窥伺。”

“要举例子的话,比如说一个农民,有些年份他的收成不错,但他不该为此太沾沾自喜;而如果有些时节他的地不幸歉收,他也不该太难过,毕竟下一年还会是一个新的开始——这就是我的理念。当然,能拿下金靴奖这种荣誉肯定是件好事啦,但我更希望他能一直保持这种状态,不要下滑。”

孙雄正在春川的孙兴慜足球学校接受了本报采访。春川位于首尔东北方一百公里左右,也是孙兴慜长大的地方。正是在这里,孙哥和他的哥哥一同接受了他们父亲的严格训练。他俩有时被要求练习持球长达四小时以上,还要重复几百遍一模一样的动作训练,一旦他们失误了一次,就要一切从头起算。而且,在十五岁之前,孙雄正还不允许他们加入任何球队踢球——必须要他们把基本功夯实了才行。

所以话说回来,要聊为啥孙哥能干出今天这番成就,那还必须得先去理解一个关键人物——他的父亲。孙雄正至今还和孙兴慜一起住在北伦敦,他从小铁面无情地教导着自己的儿子,塑造了后者如今坚忍不拔的性格、不断进取的决心。

要谈到孙哥一直以来的进步,就不得不提:在英超历史上,孙兴慜是两足得分能力最均衡的球员,没有之一。孙雄正对此解释道,“一般来说,小朋友刚刚开始踢球的时候,总会习惯性去用一只脚的。这个比例大约是3:1左右——他们有四分之三的时间会用顺足,而使用逆足的时间仅有四分之一。所以在我们足球学院,如果你是个右脚球员,那我们会训练你先用左脚触球。这样一来,球员两足的能力才都能提高,成为双顺足战士。”

“而说回孙兴慜的情况,我当然知道他是个右脚球员,但我一直要求他总是先从左边开始穿袜子、球鞋、裤子甚至是手表,诸如此类。这样的话,他才能一直记住两足均衡使用的重要性。


(图为孙兴慜的父亲孙雄正,摄于他在韩国春川的足球学院)

于是在喜提金靴的上赛季,孙兴慜用他较弱些的左脚打入了共计12粒进球,甚至比他的顺足还要再多上一粒。

“只要他练习射门,我就会让他不停地练、不停地练,一定要练上几百次才能停下,尤其是在他还小的时候。但那会他的左脚明显没有右脚好使。所以,我们必须赶在他定型之前改掉这个毛病,让他的双足都能发挥出同样的高水平。”

孙雄正今年60岁,身高还不到一米七。不过,他穿了一身利索的黑色运动背心,看起来身体状况颇佳,不愧是每天都要坚持两小时健身房锻炼的高人。而只要他人在春川,就会每天花两小时在训练场上,亲自指导那些尤其需要教练指点的训练课。

在孙兴慜足球学校,孙雄正打算帮助35名左右的学员实现梦想——像孙兴慜那样,成为球星。而对待这些学员们,孙雄正也毫不手软,像教育自己的亲生孩子那样严格:他对训练十分重视,而且在这些孩子十五六岁之前,他也不允许他们加入任何俱乐部。

他在训练场上指导学员的方式是令人着迷的。

他嘴里大声指挥着,偶尔还口吐芬芳(学员大多是十二岁左右的未成年人),积极参与整场训练,把练习变成一场小型对抗赛。在训练课早些时候,他还批评过一个不够专注的学员,说他这样还不如趁早卷铺盖回家。

这座足球学校造价略低于1100万英镑,本身就足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这笔不菲的价格,几乎都是由孙兴慜本人承担的。

学校里有一栋会所、许多上课用的教室,当然,还有六片球场,其中有一片和真实比赛场地尺寸相同。另外,为了接待访客,学校里还包括咖啡店及停车场,并且目前正在计划建造一座关于孙兴慜的博物馆。

这座学校从十年前就开始建造,而随着今年孙兴慜在欧洲足坛声名鹊起,学校的规模也日益扩展:2015年,不少大赞助商伸出了援手,而此后由于孙兴慜不断的资金投入,学校得以加速扩张。通常来说,这种机构靠公共资金部分或全部承担,但这座学校却完全是依靠着私人资金建设与运营。

目前,学校共有35名学员(外加三名成长轨迹与孙兴慜相仿的孩子,他们已经被德国俱乐部签走了),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无论是身体还是品性都符合孙雄正制定的“标准”,经过了各种测试,才最终获得了入学资格。而尽管孙雄正一年中绝大多数时间都住在伦敦,但作为学校的院长,只要他人在春川,所有事情都一定尽量亲力亲为。

他不在的时候,总负责人的位置则交到孙兴允手中,他会代管一切,而他为人也比自己的父亲和蔼不少。

孙兴允今年33岁,之前在韩国踢过职业联赛,也在德国第五级别联赛效力过。当被问到他是不是像自己父亲那样,会对学生十分严厉的时候,他直接笑了出来,“我还是相当中间派,那种‘两面人’,在需要我严厉的时候,我一定会很严厉的;而在需要我态度温和的时候,我也会很温柔。”

(知名卷王孙雄正的训练课)

这儿的学员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像孙兴慜兄弟那样成为职业球员。不过,孙雄正自己的足球生涯最多只走到了韩国B队,然后他就因为跟腱伤情不得不在28岁的年龄早早退役。

学院最近的两名“毕业生”现在都在德乙的帕德伯恩,另外还有一人在德乙的圣保利,不过他现在回到学校修养了。孙兴慜一家子和德国球队都关系不错,这还要追溯到他十几岁就远赴重洋加盟汉堡,2015年去热刺之前,还在勒沃库森待过一段时间。

一般来说,学员们在年仅7岁的时候就会来这所足球学院报到,而只有他们到了15岁之后,学校才会开始为他们寻找合适的俱乐部。学员们当然也可以去各种各样的补习班,不过一般而言,他们还是会参加正常的义务教育,只是会再学上一门特定的语言,好让他们能为去欧洲踢球做准备。

2019年的 一次采访中,谈及自己的父亲,孙兴慜表示,“我爸总是在为我着想,他会帮我做力所能及的一切。要是没有他,可能就没有今天的我。”

于是,作为一名国际巨星,孙兴慜前些日子与他的热刺队友们一起回到了自己的老家韩国。此情此景,似乎很适合讨论些关于家庭的话题,关于他如何不断蜕变、他的家庭又如何致力于培养下一代韩国球员。

当然,通过这些对话,我们还可以了解到为什么孙兴慜会觉得孔蒂和自己的父亲有些相似之处,也能由此理解为什么孙雄正会说自己的儿子并不算世界级球员。


从首尔开车到春川大概要两小时左右,还得看当天堵不堵车。春川是江原道的首府,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冬奥会举办地平昌也在江原道。虽然离得不远,但春川可比首尔村多了。这座城市里也有塞满了摩天高楼的中心城区,不过,这些地方距离我们绿水青山环绕的足球学校还是远得很。

一路驱车驶入足球学校,首先映入眼睑的就是孙兴慜的海报和壁画,这些都被印在了学校入口的显眼处。

而走进学校时,我们正撞上一群刚上完英语课、从教室里鱼贯而出的学员。我们和孙雄正一起坐下聊了聊,然后观摩了一堂训练。

孙雄正现在在韩国国内十分出名,这很大归功于孙兴慜在英超所取得的佳绩。去年十月,他还出了本新书,名曰《万事始于基础》。不过,他倒是很少接受采访,而今年六月,在为数不多的一次采访中,他还说他不觉得孙兴慜现在是世界级球星。

对于孙雄正而言,他的理想就是为那些胸怀大志的球员们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好帮助他们能勇敢追梦。

“很多年之前,我训练自己的孩子们踢球的时候,遇到最大的困难之一就是这里的气候条件实在恶劣:冬天太冷了!但在夏天,天气又会变得非常潮湿炎热。另外,这里实在没多少专业级别的训练场地,如果有人确实水平极高,这里几乎没有场地能满足这类人的需求。无论是国内赛事级别的场地、专业场地还是欧洲标准的场地,都是凤毛麟角。

“这是我最大的遗憾之一,而这也是我陪孙兴慜去德国的理由:这样的话,他就可以有合适的踢球环境了。”

“所以我希望能为韩国的青少年提供同样适合踢球的环境,而也是因为孙兴慜的贡献,我才能做到这些、给立志成为高水平球员的孩子们一个成功的机会。”

(2018年,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孙兴慜足球学校)

接着孙雄正又说,在他看来,年轻球员必须学会用脚、或者身体的任何部分来控球。这也是为什么他在从小训练自己的孩子们时,总会想出些奇奇怪怪的操作,其中包括但不限于:绕着球场边颠球边走满三圈,其中第一圈只用左脚颠,第二圈只用右脚颠,第三圈则要两脚左右开弓。而一旦球掉了一次,他们就要一切从头重练。有些时候,他对这些练习的严肃程度会让吃瓜路人小吃一惊。

孙雄正曾有一个操作让孙哥至今记忆犹新:孙兴慜用各个部位颠球,但球必须保持数小时都不落地。孙兴慜回忆道:

“当时他说,我们俩必须颠球满四个小时,不能让球落地。结果差不多过了三个小时,我看到的球都重影了,地也变成了红色的(这是因为眼球充血),我真的太累了。但他那时非常生气。我觉得这倒是段值得一提的回忆,有时候我们聊天时都还会再提起来。毕竟那可是连续颠球四个小时,一次都不准落地呢,这多不容易啊。”

本报记者观摩训练时,发现现在这项练习已经远没有当年那么卷得起飞,不过,那些12岁左右的孩子们还是需要练习各种颠球,不断重复,并且保持十五分钟不能让球落地。

除此之外,孙雄正还有另一项绝不动摇的基本原则:像当年的孙兴慜一样,在15岁左右之前,他严格禁止所有学员射门,也严禁所有学员加入任何球队。

“不会有人把刚学会走的小孩扔进赛场比田径吧?足球也是一样的道理:在正式赛场,你要做的首先就是压制对手,但要是你自己连基本功都没练好、球都护不住,那从对手那儿抢球不就更是做梦了吗?所以,让太小的学员参加比赛的意义是什么呢?”

“另外,有些学校、家长或者球队让很低龄的孩子们去踢球,但他们并不是想让孩子们磨练技巧,而只是想让他们赢下比赛,打败本地对手。这对他们的职业发展根本没有好处。”

所以,对学校中的一些学员来说,为俱乐部效力尚且只是个遥远的概念。

而谈及为什么十五岁以下要禁止射门,孙雄正表示,“太早练习射门会损害孩子们的韧带和关节,因为他们那会还没完全发育。在训练孙兴慜时,我也是这么和他说的。”

“当时我强烈反对自己的孩子们太早加入俱乐部,为的其实也有这个原因。我对现在的学生同样会如此要求。”


(孙兴慜为自家足球学校投资了约1100万英镑)

归根结底,孙雄正自己的职业生涯就是由于意外提前结束,他不希望这种悲剧在任何人身上再次发生。

如果想在他的足球学院取得成功,那么,学生就必须完全接纳他的这些理念。当然除此之外,学生们还得全家搬到春川,因为这里并不提供住宿。不过,真正的硬性要求甚至还远不止这些。

“这是座学校,不是什么游乐场,所以我们的管理非常严格。如果有人就是来混日子,懒懒散散、身材走样,那么肯定是个巨大的减分项。另外态度也非常重要:所有人都必须谦虚,这点不仅仅是对学生,对那些负责教学的人也是如此。”

“如果有人这两点都做不到,那肯定早晚被我劝退。”

孙雄正生动形象地介绍了他的运营理念,不过,那些他的弟子们又会作何感想呢?

他的长子孙兴允先前在汉堡球队SV Halstenbek-Rellingen踢德国低级别联赛,不过早早就退役了。

“他只是缺点天赋。”孙政雄一针见血地指出。

孙兴允自己则说,“我爸亲自训练我的时候,气氛会变得非常恐怖,因为他真的十分严格。我自己当了教练之后,我不太清楚现在的学生能不能接受这种模式,所以我现在时而严格、时而宽容,希望能在两者间保持一种平衡。”

“其实我爸也能那么做,但他还是更想强调专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高水平比赛中保持专注。那种变态的颠球练习就是磨练这种素质的方式之一。”

时至今日,学生们都对孙雄正评价甚高,但显然还是有点怕他,“每当我走进大门的时候,大家的眼神就都骤然变了,就好像在军训的时候看到教官突然来了那样。他们会马上立正,蓄势待发。或许其他教练不一定有这样的‘待遇’呢。我对他们还是很严格的。”

“有时候我的亲儿子会对我说,‘你严格得简直像我们的后爸、岳父,反正就是不像亲生的。’但不知道为啥,我自己还挺喜欢这种形象的。”

不过孙雄正和孙兴允都承认,随着时光流逝,前者身上的棱角还是略有松动。

在训练结束之后,我们确实看到了这样的迹象:这位严厉的老人拥抱了学生们。


球场一侧安装了一排陡峭的梯子,专为年轻人跑阶梯而装——孔蒂的体能教练文图拉见到这设计也会竖起大拇指。而在球场另一边,放置了若干大幕布,在大雨或冬季霜冻时可以保护球场。

在球员们练习高空停球时,孙雄正跟身边的教练说,其中一名不够集中的球员应该回家。孙爸爸在球场四处走动的样子,就跟公开训练时的孔蒂一模一样。

(孔蒂的严格程度让孙兴慜和他哥哥想起他们的父亲)

年轻球员训练时会佩戴一个GPS跟踪器。由于每次训练都模仿比赛的强度,长达两小时且中间休息时间很短,所以球员会有受伤的风险,GPS跟踪器可以记录他们的动作,防止球员过度疲劳导致受伤——这又是一个跟孔蒂公开训练相似的地方。

孙雄正说:“我非常尊重孔蒂教练,最主要的原因便是他的激情,大家能看到他指导球员的表现。可能有些人会说,‘这是不是有点过头、走极端了?’但正是他给球队注入的激情、给球队训练心态带来的改变,才使得热刺杀入欧冠。”

孙兴允补充道:“孙兴慜很喜欢孔蒂教练,喜欢他让队员保持专注,调动所有的肌肉和精神,努力训练。这种训练让他想起我们老爸。”

当别人将孔蒂和自己相提并论时,孙雄正不禁莞尔——尤其是还有人认为他能在跑步比赛里战胜孔蒂。要知道热刺主教练当年可是尤文和意大利的主力中场!

在孙雄正的训练里,一切都必须加快节奏。“你怎么敢散步?!”他对其中一名学员说。

学员们的父母常亲临现场观看训练,他们大多并不介意孙雄正的严厉。他们表示,训练结束后的孙雄正很有礼貌,场上的严苛是为了学员们进步更快。必要时,他也会在训练时稍微收敛——尤其是球员们似乎要哭出来时。

文化差异可能也是一个原因——韩国人可能并不觉得他的做法很极端,而西方人会更倾向于将他比作“足球界的戈登-拉姆塞”(译注:英国著名厨师、主持人,以其严苛、毒舌闻名)。

孙兴允则更多扮演“好人”,负责鼓励学员,有时甚至给他们表演插花脚传球。

孙雄正是学校的负责人,然而跟一般端坐办公室的负责人不同,他的跑动可能比学员还多。

在要求学员们在传控训练中加速后,学员们被分成两队进行对抗。孙雄正加入其中一边作为中卫制霸球场,还把对面前锋反插他身后进的球给吹掉了——说是越位了,他还煞有介事地举了(看不见)的边旗。“他在的队从来没输过。”他的同事大笑着说道。

孙雄正对疯狂盘球过学员也没有丝毫心理负担。他的做法就像90年代喜剧《The Fast Show》里竞争心过强的老爸,或是更古早1969年电影《小孩与鹰》里面布莱恩-格罗夫饰演的体育老师。

孙雄正加入学员们的训练

在孙雄正的指导体系里,15岁之前,除了近距离的终结,没有射门训练。15岁后则会加入大量射门训练,并且跟孙兴慜一样,目标是双脚都能进行射门。孙兴慜18岁时,每天都会进行射门训练,每只脚各500次。他还会瞄准球门不同区域,称之为“孙兴慜区域”。

“我对他的无逆足能力没有特别自豪,这不过是我训练的结果罢了。我想强调的是,一名好的足球运动员,应该能对皮球做出随心所欲的动作。”孙雄正说道。

孙兴慜本人上个月也造访了学院,给了学员们一个实实在在的惊喜。此后,学院举办了一届亚洲各国年轻球员的比赛,还邀请了哥伦比亚。

TA到访时,暑假行将结束,因此孙雄正分外珍惜剩下的时间。他跟学员们明确说过,想“将球员们的身体和心理都推向极限”。

“你的位置为什么错了?”“这会儿应该呆站着吗?”他的吹风机向着一位又一位学员开动,甚至一些教练也没能躲开。学院颇有军队训练之风。这又跟热刺在韩国的训练对上了——不止一位球员在跑步训练后瘫倒在地。

无论人们如何看待孙雄正的训练方法,无可置疑的是它在孙兴慜身上效果奇佳——无论是做球员还是做人。“我现在对孩子们没那么严格了,”孙雄正说道,“15岁起,我会对他们更宽容,更加支持。他们是成年人了,可以自己做决定——只要是基本正确的决定。我更加退居幕后。现在跟孩子们的关系就是这样。”

在他父亲建议下,孙兴慜计划退役后方才结婚。孙雄正认为这种纪律性是儿子成功的关键:“世上太多诱惑之事。你必须有钢铁般的意志,将这些诱惑切割开,方能成功。”

现在,孙雄正偶尔会跟孙兴慜针对球场上某些需要提高的方面进行训练,但更多时候他提供的是心理上的监督,确保孙兴慜不会过于膨胀。“必须确保他保持谦逊,不被名利冲昏头脑。”孙雄正相信,如韩国古语所言,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拼命。

孙兴慜赢得21-22赛季的英超金靴

这或许也解释了上月采访时他不认为孙兴慜是“世界级”的原因。这次采访,孙雄正又强调了这一点。当再次问及时,孙雄正连连摇头:“我坚持我的看法。个人而言,我希望并祈祷兴慜能在每次训练和比赛后都能提高10%。但我对‘世界级’的定义是严苛的,要赢得这个头衔并不容易。世界级球员不会被换下,也不会只参加国内联赛和杯赛。他应该每场必上,且人们也同意他必须每场必上。这才是我心目中的世界级球员。”

他认为现在的世界级球员只有梅罗可当得。至于孙兴慜未来是否能达到这种水平?“他一直在努力,所以希望可以吧。”

孙雄正前往首尔观看了热刺对K联赛全明星的比赛,但没有停留。对塞维利亚比赛前,他已飞回英国收拾家里,准备新赛季。路上,他在考虑孙兴慜有什么可以提高的地方——尽管他刚在对阵K联赛全明星时打入两球。

从小小春川走到欧冠决赛舞台,孙兴慜或许已成长为一位超级明星,但在爸爸眼里,一切都没有改变:“最初我教他踢球时,他很快乐。在艰难的时光,他仍很快乐。现在,他很享受踢球,未来也会如此。”

停顿片刻,他又补充了一句,仿佛在跟自己儿子说话:“你还是孩子时,只爱与足球为伍;今日你已是职业球员,仍只爱与足球为伍。吾心甚慰。”